今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举行网贷行业催收问题研讨会》,会议认为,催收作业应实行责任人制,催收记录要统一进入后台系统,避免任何不受监控的催收作业发生;不管是内部催收还是外包催收,都要对借款人名单进行脱敏。
在网络借贷领域,催收是平台针对借款人逾期,进行警示提醒,要回放出本金及利息的一种方式。
但近年以来,由于不少平台的恶劣催收方式,如:给借款人亲戚好友打电话,让其颜面扫地;威胁借款人本身;直接到借款人工作场所进行维度闹事等,导致借款人正常生活受到干扰,甚至部分借款人因为平台的过度催收,而出现轻生等极端行为。由此互联网金融行业催收的界限与正确操作方式,一直备受关注。
此次,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就行业催收现状、机构催收作业情况及如何规范引导等议题展开讨论,而得出的结果,或给催收公司给出了一定的参考标准。
以下为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举行网贷行业催收问题研讨会》全文:
2019年7月5日下午,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组织召开网贷行业催收问题研讨会。金融监管部门相关领导,协会会长、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协会党委书记、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协会秘书长王思聪、副秘书长张羽出席,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央财经大学黄震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院李永壮教授及机构代表受邀参加本次会议。
参会成员围绕行业催收现状、机构催收作业情况及如何规范引导等议题展开讨论,认为解决网贷行业催收问题,需要从改善催收方式方法及推动催收流程标准化等方面着手。
在实际的催收作业中,需要明确合适、守法的催收语言、催收行为;去借款人所在单位了解情况、给借款人的家人朋友打电话是否属于不当催收;是否应该将个人行为与其社会组织关系进行关联等。
催收是当前网贷行业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但是,催收的方式方法需要做一些规范化改善。会议认为,催收作业应实行责任人制,催收记录要统一进入后台系统,避免任何不受监控的催收作业发生;不管是内部催收还是外包催收,都要对借款人名单进行脱敏;积极利用语音识别、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创新技术,提高催收作业效率;对于催收无效的借款人,可采取仲裁、诉讼等法律手段进行强制执行;机构实施催收作业,建议提前向金融监管部门报备。
当前催收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工作尤为重要。要从业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外包管理、投诉处理、失信惩戒等方面入手,平衡债务人保护与债权人保护的关系,规范机构的债务催收管理,明确债务催收行为的正负面清单,设定执行与惩戒机制。具体包括确立完善的外包管理制度,审慎选用外包机构;及时在官方网站披露催收方式,建立有效的债务催收投诉处理机制;文明催收用语,做好现场作业的录音、录像工作;定期开展催收业务知识及合规操作培训,违规人员作留痕处理等。
目前,社会存在部分借款人和企业打着“反暴力催收”名义进行的恶意逃废债行为,需要联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打击恶意逃废债,把网贷行业恶意逃废债名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并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同时,网贷行业要利用人工智能创新技术,搭建合规合法的催收体系;要坚守普惠金融初心,继续服务小微企业、一般借款人和金融投资者;协会要继续坚守社会责任,积极推进健全网贷行业自律约束机制,平衡行业多头关系,充分发挥沟通桥梁作用,推动行业良性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