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借款人甚至会付费查看“新口子”名单,利用银行信用卡、网贷平台等能借钱的地方进行骗贷。
“如何清理债务?加,入群手把手教你全套‘反催收’技巧。”日前,正因一笔信用卡逾期焦头烂额的龚莉被精准地投放了一条,从此她闯入了一个新的“江湖”。
在这个“江湖”里,有和她一样因为欠债而焦虑的人、有想方设法“撸口子”(指到容易发放贷款的机构或平台上申请贷款)不还债的失信人,还有一批自称专门提供服务的专业组织。大家目标一致:躲避欠款催收,想办法免除欠款或利息。
帮失信人延期还款、减免逾期息费已经悄然形成一个灰色产业链——在线下及各类社交、电商平台上,一些宣称可以帮助客户“停掉高额违约金或利息”、“减少还款金”甚至“保护客户剩余资产不被强拍、低拍”的公司或团队收取10%—70%的费用,有中介甚至以此为生意。
“反催收”招数:投诉、耍赖、扮弱势
回想起去年2月份的一场遭遇,广州某律师事务所的胡广(化名)至今仍感到恐惧。作为一名代理律师,他受托为某银行到肇庆进行一场常规债务催收,没想到却遭遇了一场暴力“反催收”,通过实时监控录像发现胡广被群殴的同事第一时间报警。“面对警察,债务人却以‘暴力催收’为由反诬。”谈起那次遭遇,胡广心有余悸,“还好有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作为证据,要不就栽了。”
被影响的还有金融机构。对伍铭来说,去年以来,有组织的专业“反催收”已经影响到信用卡催收工作的开展。“因为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有投诉解决率的考核要求,银行对于此类投诉都有着很大的压力。”伍铭说,类似的各种通过恶性投诉、恶性起诉以达到免除利息或延期还款的例子从2018年开始出现,但在2019年激增,几乎翻了一倍。在多次处理类似案件后,伍铭所在的银行得出一个判断:“‘反催收’已经形成所谓联盟,有组织、有计划、有套路地通过激化债务人与催收团队、金融机构的矛盾,从而达到减免利息、延长债务期限、减少还款金额的目的,甚至要求赔偿各种费用等。”
以“反催收”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大量的QQ群、和网帖。在以20元—50元不等付费进入多个“反催收”教程群后,这些群里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聚集的均为网贷、信用卡或者消费金融公司的债务逾期者,甚至部分群专门针对某家银行或者某类网贷平台债务逾期者成立。群友愿意付费入群背后的动机一致——寻找“反催收”的办法,以期不还或者少还机构的借款。
此类“反催收联盟”收费群已经形成一定恶性投诉套路,套路就是三个词——投诉、耍赖、扮弱势。在一个QQ群中,组建该群并进行收费的“群主”是众人的导师,他不仅在线指点群友如何应对催收,更掌握了一套“反催收”的套路。“我曾经也这么扛过来,现在总结成为经验分享给更多人。”作为一个失信人,这曾是他对抗催收的方式,如今成为他的生财之道。
投诉,是指恶性投诉。如让逾期客户制造噱头,通过威逼方式要求银行从宽处理,达到减免费用、宽限还款等目的。此外,他们还指导逾期客户通过贴吧、微博等公众网络平台,将逾期客户的投诉材料广为传播,以制造声势,或引导逾期客户向监管机构施压,升级投诉。
耍赖,则是拖延抵赖拒不还款,甚至还有可能找机会诬告机构。
扮弱势,是指假装弱势群体,伪造贫困证明、病历证明、薪资收入证明、住院缴费清单等,从金融机构处获得息费的减免。
陷阱:利用信息不对称“狩猎”债务人
“反催收”业务的形成与个人信贷消费的发展分不开。随着个人信贷消费的普及,因个人信贷出现逾期的人群也有所增加。部分网贷或者信用卡逾期者面对不正规催收公司的电话骚扰、伪造法院传票律师函、恐吓威胁等催收手段,在QQ、群、百度贴吧等平台组成“反催收联盟”,相互传授反暴力催收的经验。但慢慢地不少人也摸出了催收的一些规律和门道,“反催收”逐渐变异,部分团体或公司以恶性投诉方式进行套利。
在“反催收”群中发现,对于不少负债累累的借款人来说,以10%的手续费达到免除息费、延长还款期限等的“反催收”,看似是诱人的以小博大之举,甚至有人视为“上岸”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多为不具备合法营业资质的灰色组织,他们针对欠款人急于解除债务困局的心理,利用信息不对称对债务人进行“狩猎”,债务人往往是饮鸩止渴,不仅达不到减免债务的目的,还容易陷入其他陷阱。
隐患:碰瓷”不成留污点
更有遭反向敲诈勒索风险
据调查发现,多名“反催收”人士表示,“反催收”服务的另一种真相——“防爆通讯录”“催收秘籍”等手段往往对债务清偿并无作用,本身就是骗局,增加了债务人额外的经济负担。
用“把事情闹大”或者“碰瓷”的方式,从而以小博大的成功概率取决于催收过程中是否合规以及机构的应对策略。目前部分“反催收”公司通过不断与银行打官司的方式,完成客户委托。如一家在“反催收”圈内颇有名气的沈阳公司,以该公司的名字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发现,该公司多名员工都曾为多起信用卡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将银行告上法庭,但绝大多数案件均被法院判决败诉或主动撤诉。
一旦银行胜诉,法院判决所有本金、利息、费用合法有效,则债务人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债务人没有执行法院的判决,将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也即俗称的‘失信人库’黑名单。”。拖延债务的处理时间,往往耽误了正常的处理流程,这种行为还将导致消费者须承担更多的逾期滞纳金及罚息,容易留下信用污点,甚至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某业内律师提醒,更大的风险还在于,“碰瓷”金融机构失败的情况下,部分“反催收”公司甚至以债务人的隐私反向敲诈勒索债务人,更是得不偿失。
多位律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反催收”组织多为不具备合法营业资质的灰色组织,通过“反催收”从中牟利,则涉及非法经营。方颂指出,“反催收”公司并没有相关牌照,属于非法经营,同时运作过程中往往通过威胁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等经济组织获利,容易涉非法占有或敲诈勒索。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锦阳指出,某些“反催收”组织采用了恶意投诉等非常规手段达到逃废债目的,甚至有些踩了“红线”涉嫌非法经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合同诈骗、信用卡诈骗共犯等刑事犯罪。
“反催收联盟”的日益猖獗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2019年9月2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了风险提示称,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这种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来源:搜狐网
温馨提示:
近期有冒充广信贷的三方群,境外电话,声称可内策回款或快速清退,此为不实消息。
特提醒用户请不要以任何形式给他人转账,避免造成损失。
对此,我公司郑重声明:
凡涉及需要您向对方汇款转账的,均是诈骗!
请务必保护好您的财产安全,不输入信息!不告诉密码!不转账汇款!
如遇到不实消息,可联系400-8198-066官方客服热线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