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文内容仅针对确有还款困难,已经逾期的债务人。有正常还款能力的债务人,请坚守协议,如约还款;故意逾期是逃废债行为,严重的可受刑事打击;任何原因的逾期,都会导致征信不良。
很多债务人都有以贷养贷、多头借贷,债务全面崩盘后,面对巨额债务心乱如麻,很多人甚至记不清到底借了哪些平台的钱,搞不清到底欠了多少钱,更谈不上债务偿还的计划和目标。
01
没有清晰的计划和目标,是心理压力的根本来源。
很多债务人逾期后,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大家往往把这种压力归因为催收。
其实不然,压力是因为你被不断逼问一个答不上来的问题:什么时候还钱。——被逼问的问题无法回答,是心理压力的本源。
有人说,自己的心理压力是因为怕被爆通讯录。那我想说:如果你没欠钱,但别人威胁要爆你通讯录,你绝对不会怕。就算真的爆了,你会气愤,会报警,会要求警察叔叔帮你抓坏人,但你不会怕。
所以,害怕催收威胁根本原因是心虚——自己都不说不上来怎么还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清晰的还款计划和目标。
在很多案子中,我们帮债务人规划好债务偿还计划,根据债务人的收入能力,这个偿还计划可能要七年、八年才能完成。我们告诉债务人:“也许平台告诉你,七八年才还钱是开玩笑,但你告诉他,这就是现实。”
债务人会积极地和平台沟通(敲黑板:这段话书收藏保留,极其重要):
“我知道2028年这个时间很长,但以我目前的能力只能做到这样,而且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这期间我保证不失联,不逃避”
“我会配合一切合法合规的催收行为,但如果有违规催收,我会坚决还击。我已经让很多朋友设置了电话自动录音;我通讯录里还有4个号码,手机就在我自己手上。如果爆通讯录,一旦打中这些号码被取证,我会坚决报警,推动立案到底。”
“如果你们想法催,我也没有什么财产可执行,除了把我限高、冻结,你们不会通过起诉得到任何好处。反之,不管你起诉还是不起诉,这个钱我都会按自己的计划和节奏来还,不管时间多长,我都会对你们负责到底。而且我会努力赚钱,实际中尽量缩短这个时间”
“我欠了不是你们一家的钱,你们可以查我征信,我也可以把我的《债务计划表》发给你们看,我也欢迎你们来我家实地走访,当面沟通我的债务、财产和收入情况。”
“我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平台的钱都还完,一定有先有后。根据目前的情况,我只能把你们家排在这个时间,除非有其他什么理由,我可以考虑调整还款顺序。”
02
没有清晰的计划和目标,协商还款就无从谈起。
很多债务人逾期后,看了一些文章或短视频,听说可以协商延期还款,就盲目协商或委托中介机构去协商。
实际上告诉大家,有标准化的延期政策的平台没有几家。你打电话过去,都是告诉你:“我们没有延期政策”。你就是打投诉,结果也是一样。
道理不难理解:如果任何人来个电话说自己困难了,就可以延期,那放贷机构可以关门了。
逾期后,大家都说自己遇到了困难;但换位思考,金融机构知道你困难吗?金融机构有义务了解你的困难吗?就算他想了解大家的困难,这么多人,他了解得过来吗?
贷款的时候,金融机构会查征信,有风控模型;但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人家可没有困难模型,就算了解了你的困难,也没法标准化的给你照顾政策。
我们接触过太多的案子,债务人确实有困难,真的是杀了都拿不出钱的那种。搞到最后结果都是:“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还,还款的时候只还本金,期间不催收了或减少催收,催收也只是保持联系,确认人还在。”
这算是一个好的结果,能争取到这样的结果,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债务人制订了详细的债务清偿计划,让平台看到了债务人还款的诚意和实际的财务状况。
03
没有清晰的计划和目标,就谈不上减免息费。
很多短视频说36%以上是高利贷,不用还;保险费、担保费、服务费是不合法的,不用还。
这种观点除了误导大家,增加债务人与金融机构的矛盾,增加行政机构的接诉率之外,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用。
金融机构贷款是不受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约束的,4倍LPR和两线三区的说法,在金融贷款中不适用。司法实践中,不管实际综合年化多高,法官都会按24%判决,这点不假——但你希望被起诉吗?
如果你不希望被起诉,那就请接受当初你们签定的费用率。
虽然我们也有费用追讨的成功案例,但总的来说太难了!而且大型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的费用,根本要不回来!
你让平安退三费,你让人保退保证保险,根本不可能。如果他们退了,那就是从根本上否认他们的商业模式。说白了,人家就是靠这个赚钱的,退你一个,所有人就都得退,你让人家怎么活?所以他们宁肯被罚几十万,也不会退你几千块。
实践中,息费减免是敏感话题,谈判之初,为了给后续的谈判做铺垫,可以提出对费用合理性的质疑,但点到为止。
实质性谈判阶段,大家都不会把话挑明,而是说:“我当初贷款21.4万,分36期。之前已经还了26期,还了22万了,现在我再还2万,你们也有得赚;而且我也拿不出更多的钱了,与其继续拖着,不如就这样结清了,行不行。”
实质性谈判阶段,如果还掉书袋说人家各种费用不合理,那就去打官司吧。如果你能找到一个胜诉案例,那就算你赢。
息费减免,是算账算出来的,自己要做好清偿计划,提前锁定谈判目标:用多少钱一次性结清,实际IRR是多少——然后制订价格谈判策略。
例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再还2万,那实际的IRR是9.94%,这已经是个人信用贷款中相当很低的利率水平了,如果对方接受固然更好;如果不能接受,那我方的上限可以锁定在再还3万,实际IRR13.02%,这也是一个很合理的利率水平。
往期精彩
征信被查了40次!我还能贷款吗?
黑名单和失信人被执行人名单有什么区别!?
“父债子还”、“夫债妻还”到底合法吗?
不敢正视自己的债务?就选择什么都不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