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夏子轩
受“烂尾楼断供事件”影响,7月13日,银行板块下跌1.69%,跑输大盘。7月14日,银行板块依旧未能上扬,继续下跌2.14%。据Wind数据,A股42家上市银行除杭州银行(.SH)、常熟银行(.SH),平安银行(.SZ)、招商银行(.SH)、邮储银行(.SH)等40家银行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近两个交易日A股42家银行蒸发达3700亿元。
7月14日,多家银行紧急回应网传停贷事件影响,均表示目前涉及“保交楼”风险的业务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业内人士分析称,按揭贷款一直是银行优质资产,停贷楼盘的总贷款量占银行全部按揭贷款的比重相对较少,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停贷事件将影响短期市场,但不会造成太大冲击。”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多数房贷资产属优质资产。银行、监管机构只要做好预售资金有效监管,保障开发商如期交付房屋,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银行紧急回应
自6月30日江西景德镇的强制停贷告知书刷屏社交媒体后,多地陆续出现业主欲“停贷”现象。截至7月14日,全国已有超过180个楼盘的业主联名集体停贷,涉及北京、上海、河南等13个省份。
通联数据显示,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截至7月14日收盘,A股银行板块总市值约为9.34万亿元,两天累计蒸发市值达3700亿元。
银行股几乎“团灭”。截至7月14日收盘,仅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分别微涨0.84%和0.13%,其余40家银行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跌。其中,平安银行跌幅最大,下跌4.29%;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SH)跌超3%。
7月14日当天,包括国有六大银行在内的14家银行集体公告紧急回应“停贷事件”。
兴业银行涉及“保交楼”风险规模最大。兴业银行公告称,截至目前其涉及“停贷事件”楼盘相关按揭贷款余额1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0.75亿元),已出现停止还款的按揭金额3.84亿元,主要集中在河南。
农业银行(.SH)和工商银行(.SH)的风险规模均超6亿元。农业银行已初步认定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6.6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2%,占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的0.017%。工商银行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
建设银行(.SH)和中国银行(.SH)虽然发布公告说明情况,但并没有披露风险规模。建设银行表示,当前部分地区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涉及该行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接下来将密切关注合作企业和楼盘情况,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客户服务工作,与客户做好沟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表示,今年以来,该行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及对困难房企项目并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位于同业前列;因城施策,实施差异化住房贷款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疫情期间为客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等多项纾困政策,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本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总体风险可控。
影响冲击波
“烂尾楼业主以未获交房为由不还按揭贷款,站不住脚,会对业主个人征信造成很大影响。”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银行业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一行为是非理性的,业主和银行签的是按揭贷款借款合同。合同履行与开发商能否顺利交房没有直接关系。”
该分析师表示,“虽然事件发展超出行业预期,但目前全国银行不良率整体维持在1.6%-1.7%之间,整体风险可控。”
对此,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付永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购房人停止还贷,属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的情形,银行可以催促买受人在合理期限内履行。若买受人仍然不履行,银行可起诉解除合同,要求购房人承担违约责任。”
何种情况下,购房者可以不偿还贷款?“如购房人选择不要房子,诉求解除买卖合同,贷款自然不要还。”上海市尚法律师事务所房地产部主任律师唐震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后,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也被解除的,出卖人(开发商)应当将收受的购房贷款和购房款的本金及利息分别返还担保权人(银行)和买受人(买房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