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欠70余平台贷款20多万,家里年收入4万,警方说…

从大二开始女大学生小谢就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借款如今快毕业的她已经在70多个借款平台,欠下20余万元这让她年收入4万元的父母感到绝望还不上借款,300余位亲友遭骚扰2015年,19岁的咸阳人小谢,在河南某高校读大二,每个月家里都会给她1000元左右生活费。“那年

女大学生欠70余平台贷款20多万,家里年收入4万,警方说…

女大学生欠70余平台贷款20多万,家里年收入4万,警方说…

  从大二开始

  女大学生小谢就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借款

  如今快毕业的她

  已经在70多个借款平台,欠下20余万元

  这让她年收入4万元的父母感到绝望

  

  

  还不上借款,300余位亲友遭骚扰

  2015年,19岁的咸阳人小谢,在河南某高校读大二,每个月家里都会给她1000元左右生活费。

  “那年5月份,我急需用钱,家里还没给我打生活费,我就在一个平台上借了一两千元。”小谢说,该平台的利息不高,只有几十元。她陆续借了六七次,每次借两三千元,直到平台提示借款额度已用完。

  小谢说,平台上还有一些钱没还清,又不敢和家里说,这时有人加她QQ好友。“他加我后说可以给我推荐借款平台,成功放款后要收20%手续费。”

  急于还清借款的小谢,下载了对方推荐的借款平台。“贷款量逐步增多,贷了还,还了贷,累计有二十多万元。”小谢说。

  “随花花”、“满意袋”、“九秒贷”等类似借款平台,在小谢的手机上有70多个。记者从小谢提供的贷款截图看到,一家名为“信用记账”的借款平台上,2018年11月21日借款金额2000元,服务费600元,11月27日显示已产生逾期滞纳金1320元。

  “2018年11月底的时候,他们开始加我,威胁说‘炸你通讯录’。我害怕了,这才告诉了父母。”小谢说,因为无法还上借款,没过几天,手机通讯录里的300余个亲朋好友纷纷遭到骚扰。

  父母每晚接催款电话,警方这样说

  2018年11月27日,电话里听说女儿有三四万元贷款到期,小谢的母亲王女士大为吃惊。他们家的收入全靠丈夫一人在外打工,年收入约4万元。担心不赶紧还上会影响女儿声誉,王女士赶紧汇款过去。结果女儿吞吞吐吐地说,“还有十多万”

  “我当时就崩溃了,让她回咸阳把事情说清楚,实在不行就报警。”王女士说,2018年12月3日,女儿回到咸阳,报警后警方说这属于校园贷

  当天晚上,王女士夫妇带着女儿坐火车去河南焦作,“结果当地派出所民警说这属于民间借贷,不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

  王女士哭着说,“家里和亲戚朋友借了钱,帮女儿还了十多万元,还有八九万元还不上,他们每天晚上都打电话找我们要钱。

  律师:“套路贷”违法

  有律师介绍,“套路贷”是违法的,往往超过国家所设定的贷款利率,可以报警处理。年息24%以内受法律保护,要按约定支付本息;年息在24%至36%的,不受法律保护,如果还未支付利息的话,可以选择不支付,但是已支付的利息不能要求返还;年息超过36%的,一概不予保护,在已支付利息中,超过36%的部分,可以要求返还

  “如果所要的利息超出法律保护范围,就不能打任何电话要钱。如果年息在24%以内,正常的给借款人打电话是可以的,因为在借款时,借款人授权同意借款平台复制并保存了通讯录信息,但绝不能诽谤、侮辱和骚扰。”这位律师表示。

  理性消费,拒绝校园贷

  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的陷阱,“校园贷”变成“校园die”!

  不良“校园贷风险特征

  利率高:高利率加上高违约金是无稳定收入的大学生的沉重负担。

  费用高:中介费、咨询费、预先扣除的利息以及各种名目的收费,到手的可用资金少得可怜。

  追债方式野蛮:恐吓、殴打、非法拘禁等暴力讨债行为,严重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

  盲目借贷的严重后果

  影响生活和学习:沉重的息费等心理负担不但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可能出现跑路或轻生行为。

  影响到父母:校园贷基本有父母的隐性担保,大部分家长会选择为他们偿还,对于困难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何防止陷入“校园贷”

  树立正确金融观和消费观:提倡通过勤工俭学或助学货款等方式获得支持,纠正盲目超前消费、过渡消费和从众消费的错误观念。

  保管好身份证件:不随意借给他人自己身份证,平时注意保管好这些证件。

  选择正规借贷机构:确需贷款要选择有正规许可的机构办理,多学习一些合同和金融法律知识。及时按约还款,维护良好信用。

  自我保护:如无法及时还款,及时协商,申请延期或请父母代偿等。一旦碰到威胁、恐吓等侵犯人身权的暴力催债行为,切记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远离“校园贷”

  同意的点赞!

  来源:华商报|编辑:三金

女大学生欠70余平台贷款20多万,家里年收入4万,警方说…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改@)
右2广告
最新资讯
右3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