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校园贷、整容贷,还是第一次听说追星贷。
近日,微博“怂恿粉丝贷款,帮助艺人点赞数翻番”的消息一度引起热议。互金通讯社注意到,微博借钱的具体营销方式为:在微博借钱提现大于1000块,艺人点赞数翻2倍;借款金额大于5000,点赞数翻5倍;借款金额大于8000,点赞数翻8倍。
值得一提的是,为这些艺人打榜的很大一部分追星族年龄都不大,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有些更是没有偿还能力,微博利用追星控评这种完全虚拟的数据来诱导借贷款,可以说是让粉丝贷款追星,全家还债。更有网友戏称:“我是一个被王一博肖战们榨干的追星女孩。”
怂恿粉丝贷款微博借钱被指高息收割追星族
“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
在这个90后、00后成为偶像消费主力的今天,如果还是遵循以往的造星模式,而不考虑粉丝们的参与诉求和互动诉求,那是很难分到一杯羹的。现今“偶像”们的成功依托的不仅仅只是经纪公司的包装,每一个偶像的成功都需要一个“饭圈”来孵化他。而为了让自己的爱豆在众多人气偶像中更能脱颖而出,粉丝们愿意使出浑身解数,不遗余力地制造着一个个数据奇迹,自动自发地为偶像在各大平台打榜冲销量。
或许正是看重这一点,微博借钱打起了一波“贷款打榜”的营销大战。
起初,有网友在微博曝光,称自己为了给爱豆冲榜,有生之年也借了网贷。根据该网友描述,自己是参加了微博借钱的贷款冲榜活动,微博借钱人工客服也表示,此类活动真实有效。
微博借钱抓住饭圈力量进行产品营销,这一做法其实不难理解,梳理新浪近几期的财报我们不难发现,新浪这几年非广告业务增长势头已经超过了广告业务,财报中反复提及,金融科技业务的增长,是非广告业务增长的重要原因,该业务增长则来源于交易量大幅增加。
微博借钱背靠微博的高流量,让其金融产品的交易量有了一种天然保障。
但是这种营销行为被诟病的地方主要有三点:
一、高利息。许多网友表示,在微博借钱贷的款,一开始心里只有爱豆的榜数对还款利息没有关注,心想这么大的平台也一定不敢欺骗粉丝。后来仔细算才知道,微博借钱的年化利率高达54%,并且不可提前还款。
随后关于贷款打榜一事微博借钱官方公开表示,微博借钱目前最低年化利率为14.2%,低于信用卡分期利率,最高则不超过法定标准36%。但是这一说法与宣传其最低利率为日息0.04%,相差甚远。且从网友提供的截图来看,事实并非官方表示的这么简单。
根据网友提供的截图,该用户借款分期6个月,每月还款1966.65,总还款。照此计算每个月利息300,也就是月利率3%,年化率刚好36%。但是,这个年利率的前提是一次性还款的计算方式,若是按网友截图显示的分6期还款,该笔借款的实际年化率为61%。
二、过度采集用户信息。互金通讯社注意到,注册微博借钱需要提供手机通讯录、手机短信、个人照片等个人信息。
三、参与“贷款打榜”的用户有很多还是学生。部分饭圈妹子年龄尚小,很多更是还在校的大学生,他们没有收入来源更没有任何还款能力,为了给粉丝打榜冲动注册网贷,可能都不明白将会面临哪些后果。虽说监管部门有一段时间严厉打击非法校园贷,但某种程度上,如今校园贷又换成“追星贷”存在,而微博借钱虽然有明确表示贷款服务暂未对在校大学生开放,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是否真的有能够识别和阻止大学生的的有效措施就不得而知,只是为这些偶像冲榜的粉丝中,有大量是在校学生,且也有人申请成功了借款。只能说需要监管震慑常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微博借钱的贷款打榜活动已经下架,在微博上输入“贷款打榜”四个字也不会搜出来跟该活动有关的太多消息,似乎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微博借钱的这一波营销操作也终将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几天营销下来,在粉丝经济的力量助推下,或许,微博借钱已经收割了足够多的用户,达到某种商业目的。而其中有多少用户会因为这次打榜而惹上后续处理不尽的麻烦事,我们不敢妄加猜测,又有多少还未涉世就背上网贷的学生会深受其害,我们也不得而知。
可以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饭圈用户最初只是想打个榜支持自己的爱豆,只是或许到此刻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次贷款活动无形中给自己带来了多少困扰。
导流“高炮”平台、分期产品涉砍头息新浪旗下现金贷饱受质疑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凭借巨大的用户基础,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或服务。对于已拿下第三方支付、基金销售、保险经纪、担保公司、融资租赁等金融牌照的新浪,在金融万亿级市场的诱人蛋糕和新浪多年积累的流量与数据优势等多重因素下,目前在现金贷领域也布局了多家平台,且新浪微博旗下也拥有多款涉及现金贷业务的服务。
2015年,新浪推出线下3C分期产品“新浪分期”。产品上线两年后业内不断传出新浪分期要退出市场的消息,互金通讯社尝试登录发现目前微博钱包只有分期商城,其实质也是3C分期产品。
2017年初,新浪成立海南新浪爱问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与中银消费金融共同发布了两款金融产品“有还”和“有借”。其中,“有还”是一款信用卡余额代偿产品,2018年5月更名为“新浪卡贷”,额度由2万元提升至5万元,并且支持在线办理信用卡服务。“有借”是一款现金分期产品,最高额度为2万元。随后,“有借”转型为贷款超市,为其他现金贷产品导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产品一度被频繁投诉之后,称其为“714”等违规平台导流,互金通讯社登录后发现,目前,微博钱包已经找不到这两款金融产品。
此外,新浪还布局过荔枝贷、大王贷款、轻松借等贷超产品。其中,大王贷款曾被指涉足“714高炮”,大王贷款下面其他多个产品也因砍头息、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被多位用户投诉。2019年7月26日,大王贷款被警方上门问询。
官方资料显示,微博借钱是新浪旗下官方信贷产品,上线于2017年,微博用户专享,最高额度是,合作机构有包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等。
截至发稿。互金通讯社打开聚投诉和黑猫投诉,上面关于微博借钱的投诉量也高居不下,大多用户投诉内容和高利息、高逾期费用、暴力催收有关。
诚然,拥有了用户、场景、数据,对于新浪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布局金融领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其金融领域的版图不断扩大过程中,“浓淡相宜”、“远近相安”似乎离新浪越来越远。
我们在看到像新浪一样巨头的野心并为之些许震撼之余,更希望看到的是,巨头系企业入局后能成为行业的担当和表率,让行业多些健康和可持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