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南谷
新冠疫情突然爆发,部分行业的经济数据直接被按下了暂停键。
从近日央行、财政部、发改委、证监会等各大部委一系列出台支持经济和企业的救市动作来看,国家在想方设法让市场重振旗鼓。
楼市兴旺很大程度依赖政策。
上海、浙江、天津、南京、河南、合肥、郑州、济南、苏州、厦门、南宁等城市都已经行动起来,减缓房企资金面压力。
从最近的政策面来看,是否已经传达出来要刺激经济反弹的信号?各地的种种新政,又透露了怎样的信息呢?
01
疫情特殊时期,全国各地为企业减压、注入市场流动性、分地域分行业的鼓励措施,正在密集释放。
嘉兴、郑州、杭州、无锡、西安、深圳、南昌,这几个城市,成为疫情期间,国内最早一批提振房地产市场的城市。
我们看一下几个代表城市的新动作。
杭州
2月11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文件,其中涉及到土地审批服务、履约监管、企业减负等方面内容,共“十条措施”,支持用地企业共渡难关。
划重点:
1、调整土地出让时间,对已成交的地块,土地出让合同签订时间可顺延21天;
2、1月31日至2月20日期间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可顺延21天;
3、已交付尚未开工或竣工,暂不计入违约;
4、减免承租储备土地用于临时经营的企业2个月租金。
和杭州同一天发文,给用地企业提供喘息机会的,还有郑州。
郑州
2月11日,郑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新规,土地划拨价款缴纳日,可延长至疫情结束后30天,未能开竣工的,疫情持续时间不计入违约期。
除此之外,不动产登记业务推行“互联网+”,实现全程网办。抵押登记业务全流程银行网点完成。
两个城市新政聚焦在房企拍地、用地方面,调控力度并不算大。
2月12日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标志着对“新冠病毒”的阻击战,进入到了“疫情防控+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新阶段。
信号传来,无锡、西安、深圳、上海、南昌当天发布新政,效率极高。
无锡
2月12日,无锡市政府出台十七条政策,包括延期交税、延期缴纳出让金等,条条和钱有关。
甚至还对银行提出了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的要求,还要主管单位牵头开办网上房交会,可以说非常硬核!
重点内容如下:
1.延期纳税,最长延3个月
2.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困难的可申请减免;
3.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可予以延期;
4.预售资金可跨一个节点申请提前拨付重点监管资金;
5.预售提前,部分完成25%以上投资即可申请预售;
6.可申请延迟交地和延期缴纳出让金,最迟一级戒备解除后5天;
7.开竣工时间可顺延。
西安
2月12日,西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样出台了土地出让有关新政,没有无锡表现得迫切,主要是为了减轻房企拍地负担。
重点内容如下:
1、可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一个月内先缴纳50%,余款不超1年;
2、允许变更出让价款缴纳期限,已签订合同的可以修改;
3、未能按期交地、动工、竣工的,疫情防控期间不计入违约期;
4、容缺办理相关规划许可手续(手续未齐也可酌情办理);
5、缴纳50%的土地出让价款,可预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6、大力推行网上审批服务。
深圳
也是在2月12日,深圳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四大举措:
1、明确其可申请延长公贷期限;
2、放宽公贷申请缴存条件;
3、逾期还贷不影响个人征信;
4、延长购房提取票据有效期。
需要注意的是,深圳的以上举措仅针对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随着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不排除深圳接下来还会出台更多相关举措。
上海
2月12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通知,为消除疫情对合同履约的影响,调整土地价款缴付方式和期限。
综合来看:
1、未能按期交款、交付土地的,不计入违约
2、土地受让人可以申请延期缴付或分期缴付
3、企业租赁产业用地,免除疫情期间的用地费用
随后,浙江、天津、南京、三亚、合肥、济南、苏州、厦门、南宁等城市,开始接连出台对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的扶持政策。
其中,力度较大的是湖南省衡阳市。
衡阳
2月14日晚间,湖南省衡阳市出台17条新政稳楼市,简称“衡十七条”。
十个部门联合发文,很红,很急。
这份文件有效期到今年年底,一共17条,带有一定的前瞻性,核心是四点:
1、购房补贴。补贴1%的契税,超出自己掏;车位补贴1000元/个。
2、扩大人才购房补贴范围。非“双一流”大学本科生补贴5万元。
3、针对房企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一个月内缴清50%可开工,简化相关开发手续,放宽预售资金监管比例至50%。
4、提前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帮助房企回款。
购房交易端局部松动的,除了衡阳外,还有福建宁德。
宁德针对四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员工放宽落户条件,社保满6个月可在市区购房,覆盖人群10万人左右,基数较大。
03
近一周十几个城市出台的楼市新政,显然具有风向标意义,代表这一二三线城市出台提振市场的方向。
疫情之下,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最脆弱。
像衡阳、宁德这样近期出台新政的三、四线城市,涵盖了帮助房企回款、助力销售,以及发放购房补贴、放宽购房资格,来刺激购房需求,是名副其实的“救”市措施。
因为疫情对返乡置业影响巨大,三、四线楼市面临巨大压力,因而“救市”也最为迫切。
二线城市目前主要以帮扶企业为主。
二线城市中西安率先发布十条措施,从政策的内容来看,涉及调整土地出让、缴款方式等,也是实实在在想要减轻房企拍地的负担。
西安、南京等二线城市,过去一年调控到位,房价早已稳定,很难大起大落。疫情对楼市的影响基本还在可控范围,因此并不需要大幅度“救市”。
出台的新政,主要为房地产企业以及开发打开方便之门,以稳定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为目的。
再来看一线城市深圳、上海,近期出台的新政仅仅是提及了公积金可缓交、土地款可缓交等方面。很明显,新政力度偏小,顶多算是在向市场释放积极信息,稳定预期。
不过也在意料之中,一线城市的调控,一向都被视为全国楼市风向标,大调大动反而不利于楼市稳定。
03
耐人寻味的是,所有城市的放松力度,其实都不算大。
目前来看,限购限贷限售限价,所有房地产交易环节的限制性政策,一个都没有放开。
这段时间,只有安徽和江西房地产商会/协会呼吁过放宽限购、放宽备案价格,降低按揭首付比例等,而这只是呼吁和建议,两地未曾明目张胆地放开。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曾经被多次重申,即使是疫情大背景下,没有哪个地方敢率先出头,触碰交易端政策。
一是怕枪打出头鸟,上演新政“一日游”。
二是一旦全国各地跟进放松,疫情结束之后需求被集中释放,市场反应过激,房价稳定难保,又加大了“被点名”的几率。
总的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新政,几乎所有的细则,都在围绕房地产相关企业,开启绿色通道。
足以看出,防止疫情期市民悲观情绪蔓延、稳行业,帮助房企活下去,才是这轮地产市场调控的基本目标。
疫情目前没有被完全控制,“冰封期”还要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好。业内预计工期至少延后一个月,所有的开盘和销售回款时间,也只能往后推移。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房企几乎断粮,举步维艰。
楼市,不仅仅是买房卖房那么简单,它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稳定就业的强心剂。稳住楼市,是保持经济高质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帮扶政策稳住房企、减轻房企资金压力,也是在防控金融风险。
04
昨日,降息的信号也终于传来。
央行官网消息,开展2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利率为3.15%。而上次这个数据为3.25%。
通俗点说,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按照规定利率(MLF)向这些银行收取利息。这些银行拿到钱后,又层层向下借钱给企业、个人,并向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利率(也就是LPR加减一些浮动利率),收取利息。
这也代表着,在2月20日每月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可能至少有10基点的降息。
说的再直白点,国家把钱借给银行的利率降低了,那么银行借给企业和个人的利率也会随着降低。
降息操作已经开启,这对楼市企稳是个非常好的信号,宽松政策已提前布局。
有业内人士直言,疫情过后,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房地产,依然将承担起“拯救”全年经济增长的任务。
其中,最大胆的观点,是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的建议:
各地方应立即取消市场的“五限”,限购、限贷、限备案、限电商、限价,包括央行过往让金融机构对房产的各种限制。
资深财经专家刘晓博预测,楼市需求仍然在,只是被压抑、推后了,疫情结束后,楼市会普遍回暖,也会有更多城市放松限制。当然,如果涨多了仍然会收紧调控。
目前,郑州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较好的控制,各行各业也会相继复工,应该不会到更加恶劣的地步了。
如果有打算买房的朋友,趁着现在在家里多了解一点楼盘动态、开盘节点等。毕竟疫情之下,房价依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跌。等疫情过去后,该买房的,还是要买。
早做打算,总是没错的。
——END——
商都网·商都房谈原创作品
后台回复【楼盘名称】,即可查看热盘点评!
更多楼盘持续更新中!
往期精彩推荐
返回郑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强制返郑租户开体检证明!是在打谁的脸?
疫情之下“闭店”或“在家待业”,商户们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