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求职就业、升学考试……又到了一年一度忙碌的毕业季。在繁杂的事情中,大家千万别忘了还国家助学贷款哦!
毕竟,如果有同学逾期未还款,将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比如: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载入学历查询系统、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部分在助学贷款合同中早有申明:
1.逾期记录自动记入国家开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所有银行和相关机构均可查看。
2.连续逾期90天,任何银行都不会为您办理购房、买车贷款等金融业务。
3.连续逾超过90天且情节严重的,银行或学校会在媒体上公布身份证号、逾期信息,或告知工作单位。恶意欠款或有意拖欠的,银行将会起诉。逾期但未连续90天的,且逾期后能及时补救,按时还款,信用水平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逾期未还贷款,最终自尝苦果。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有案例有真相:
案例一申请住房贷款遭拒
郭某在校期间申请并获得助学贷款5000元,毕业后到外地工作。2016年,郭某申请住房贷款时遭到拒绝,原因是征信系统中显示其助学贷款利息已逾期两年。于是他赶忙提前结清5900元的贷款本息,但现行《征信管理条例》规定该记录仍将被保留五年,这五年里郭某申请任何贷款都将受到更严格的审核,需要提供更苛刻的还款能力和资产证明,并无法享受任何银行的优惠措施。
案例二名企offer得而复失
李某读大学时接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大学毕业进入还款期后,一直未履行偿还义务。后来该同学应聘世界500强企业有幸初步录用,在试用期间,这家企业收到了中国银行对该学生的催收通知书,企业因此觉得该学生诚信有问题,便没有正式录用该学生。因没有及时偿还助学贷款而与世界500强企业失之交臂,该学生后悔不已。
案例三
不偿还贷款被起诉
2014年,广东大学生吴某与银行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申请到元助学贷款。但是,2018年吴某在完成学业后,不仅没有还助学贷款,也没有与银行签订补充合同和告知新的联系方式。银行由于长期联系不上吴某,无法催缴助学贷款,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学生偿还其借款的本金及利息。
所以同学们还是要按时根据流程还款呀!毕竟,自身信用记录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贷款助学,信用树人。一时疏忽,后患无穷,切莫因小失大!
湖南民院新青年
编辑:向珊
责任编辑:徐慧霞
资料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